机加工粗糙度是决定模具抛光 基础质量的核心因素,初始粗糙度值直接影响模具抛光的效率与最终精度。若机加工后表面存在较深刀痕、纹理不均等问题,模具抛光时需耗费更多时间去除表层缺陷,且易因打磨不均导致局部过度抛光,破坏模具原有尺寸精度;反之,当机加工粗糙度控制在合理范围,模具抛光可直接进入精细研磨阶段,既能缩短抛光周期,又能快速达到镜面级表面效果。
模具抛光 的均匀性依赖于机加工表面的一致性,不同区域的粗糙度差异会导致模具抛光效果出现明显偏差。例如,模具型腔拐角处若机加工时残留毛刺或粗糙度值过高,抛光过程中该区域研磨剂作用更集中,易形成“过抛凹陷”,而相邻光滑区域则抛光效率低,最终造成模具表面光泽度不均,影响产品成型后的外观质量,这种差异在高精度注塑模具中尤为明显。
机加工粗糙度还决定了模具抛光 后的表面稳定性,粗糙度过高会增加模具抛光的难度与风险。当机加工表面存在微观裂纹或杂质嵌入时,模具抛光过程中可能使裂纹扩展,导致模具表面出现细微划痕,即便后续反复抛光也难以修复;而低粗糙度的机加工表面,模具抛光时仅需轻微研磨即可实现平整光滑,同时减少抛光膏的消耗,降低生产成本。